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軍用漢麻中心新型防護材料研發課題“選擇性滲透膜及核生化防護服研究”項目,為保證部隊的戰斗力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核生化防護面料遠比PTFE薄膜復合迷彩作訓服復雜,在技術和性能上更具先進性。
本報記者 陸慕寒
2008年春節期間,在我國南方抗雪救災前線,戰斗著一批舍生忘死、奮力拼搏的解放軍指戰員。部分部隊戰士身穿的迷彩作訓服,是用PTFE薄膜復合面料制作的具有防風拒水功能的特殊防護服裝。它們在冰天雪地中發揮了出色的防護作用,為保證部隊的戰斗力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而最近,記者出席了由總后軍需物資油料部在北京召開的“選擇性滲透膜及核生化防護服研究”項目鑒定會,會議上通過鑒定的核生化防護面料遠比PTFE薄膜復合迷彩作訓服復雜,在技術和性能上更具先進性。
據11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介紹,“選擇性滲透膜及核生化防護服”項目課題組根據核生化環境的特點,研制了多功能核生化系列防護服。該項目緊密結合軍用產品需求,同時,結合目前核設施相關工作人員放射性輻射防護現狀和需求,研制了放射性核塵埃防護服;還研制了適合我軍導彈及火箭推進劑作業人員使用的新型推進劑加注防護服。產品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各項戰術技術指標達到并超過了國家和軍隊有關標準要求。
引人注目的創新點
“選擇性滲透膜及核生化防護服”讀起來很繞口,它實際上是一個系列的防護新材料,其核心技術是“納米孔徑的PTFE雙層共同拉伸微孔膜新工藝”。為實現這種新工藝,課題組自主研制了基帶多層喂入脫脂和熱風式雙向拉伸復合設備,實現薄膜微孔孔徑可控。承擔項目的專業技術人員提出了PTFE微孔膜的超疏水改性方法,減少了化學毒劑的潤濕和滲透;通過對PTFE微孔膜核生化防護機理的研究,研制了PTFE/PU選擇性滲透膜;他們首次將漢麻桿粉添加在PU膠中有效解決了PTFE膜耐水壓、耐洗滌與透濕性之間的矛盾,為核生化防護服裝的研制奠定了基礎。
鑒定委員會的專家評論說,該項目總體研究方案科學合理、工藝技術路線先進可行、專用生產設備技術成熟,能滿足批量生產要求。課題組做了系列的實驗和研究,揭示了PTFE微孔膜、選擇性滲透膜對空氣懸浮微粒、化學毒劑、氣溶膠的防護機理,成功地制備出孔徑可控的PTFE選擇性滲透膜,采用了復合膜技術并形成了系列化產品。采用PTFE選擇性滲透膜與多功能織物層復合制成多功能防護阻隔層,再加上粘膠纖維/麻活性碳纖維復合吸附層,研制出透氣式多功能核生化防護服裝,可有效防護化學毒氣、放射性塵埃、熱輻射,同時兼有防水防風、阻燃、防靜電、抗菌抑菌、偽裝防偵視、透濕等功能。經過總裝備部試驗基地、防化兵等部隊試穿,效果良好。目前,課題組正在進一步開展與配套防護裝置的匹配性研究。
與紡織相關的技術創新
選擇性滲透膜及核生化防護服研究”項目的成功離不開紡織技術的創新,課題組從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研究入手,理論研究與生產實際結合,形成了PTFE選擇性滲透膜系列產品,孔徑由小到大、由單層到多層、由單一膜到復合膜,并以此完成了系列防護服裝的研制。在這個過程中,課題組完成了一系列與紡織相關的研究和創新。
首先,課題組發明的超高溫高壓膨化染色方法,解決了芳綸1313染色難題。通過增加膨化劑解決了染料的滲透,有效提高了其日曬色牢度。以此為基礎,研制了耐高溫阻燃粘膠芳綸混紡織物,通過對染色、印花和后整理工藝的研究,實現了面料的多功能化。
其次,課題組設計并制造出多功能織物層、防護阻隔層和吸附層三位一體的核生化綜合防護系統,研制了透氣式多功能核生化防護服裝,并針對高阻隔化學防護服裝的不透氣性,研制了調溫抗菌針織內衣,通過相變智能材料的使用,解決了服裝穿著舒適性問題。
另外,研發了麻活性碳纖維的物理——化學活化加工工藝,采用課題組研發的磷氮復合活化劑結合水蒸汽活化技術,可以大大提高粘膠纖維與麻纖維混紡活性碳纖維的性能。
通過對超細纖維SMS無紡布的研制,實現了無紡布與機織物復合,發明了一次性放射性塵埃防護新材料。通過研制耐高溫阻燃粘膠,成功將芳綸1313和防靜電纖維形成混紡織物,采用纖維染色與混紡織物中單種纖維印花結合,通過對染色、印花和后整理工藝的研究,實現了織物的多種功能性,使新型防護材料及服裝的沾塵量小,過濾效率高,強度大,面料的24小時透濕量大于每平方米8000克。
聯系人:張先生
手機:13188256401
電話:024-57561142
郵箱:13188256401
地址: 撫順市順城區順城路44-1號樓7號門市